新华网讯:武汉睿升学校开设科技实验班提升学科成绩!

2018年12月27日


  新华网武汉3月9日讯:“没想到你们的科技创新实验班,是真正对教学方式和课程设计进行了改革,这在全国的高中都颇为难得。”日前在武汉睿升学校的“实践育人”研讨会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郭传杰感叹说,来自全国的10多位教育专家对中学阶段如何进行教改、多动手实践会不会影响学生高考成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参会部分专家:
  右一:郭传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981年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1997年任中国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兼任中国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管理科学学会会长,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届国家教育咨询委员。)
  右二:李水生(武汉睿升学校校长)
  左二:徐文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地磁与高空物理联合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
  左一:白武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兼职教授。)
  武汉睿升学校去年9月在高中招生中首次开设了一个科技创新实验班,聘请业内拔尖的一批科技、教育专家进行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 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科技实验班学生除了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外,还要学习一些科技必修课、选修课、探究课,如五大类专设课程:科学与技术类课程,包括无人机原理及操控技术等;工程与设计类课程,包括光伏电站及控制工程等;语言与艺术类课程,包括中英文翻译技巧及训 练等;数学与编程类课程,包括仿真数学实验平台、数学建模等;人文与社会课程,包括院士、教授讲座等。课下,学生还要到科技楼进行多种动手实验。
 
 
  “课堂学习模式,也与以前读初中时完全不一样。”学生刘雨霖说,每天的晚自习上,有专门一两节课是要求他们预习第二天要学的新内容,上课时,每个人都要带着问题进课堂,与老师、同学一起探讨,寻求答案,“相互碰撞中,我们对教材的理解更深了。”
 
 
  学校目前建有科技实验大楼、大型天文观测台、光伏发 电站、3D设计及制作实验室、VR学科实验室等实验场所。这大半年来,邀请了多位科学家、院士、教授参与科技创新实验班的课程设计指导,并为学生和老师作报告。
 
 
  科技实验班的开设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科成绩进步明显。武汉大学教育学院程斯辉教授指导博士生团队跟踪调查发现,科技实验班的学生在信息加工能力、要点归纳习惯、反思性学习能力、专注能力、自我监控能力方面,比其他班级的学生要强不少。比如在学习策略方面,有七成科技班的学生得分为优,而平行班学生这一比例仅为27%。
 
 
  “这个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成功,高考圆梦名校;更要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研究能力,这是他们将来步入社会后事业获得成功的关键。”校长李水生说。
  (编辑:毛丽菲)(通讯员:聂红芳)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