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学习的钥匙

2015年01月15日


高一(7)班 张敏
 
  富兰克林常念叨:“读书是易事,思考是难事,但二者缺一,便全无用处。”我们大多是经历过“十年寒窗”的人了,大家一定为对这句话深有感触吧?
  拿我们常遭遇的事举例子。平时我们学习了许多课文,对于写作要点不说倒背如流,可也能性手拈来了,可考场中下笔时仍难免有些滞涩。很容易理解,如果我们只学而不思,之读而不想,临考前将修辞、文体、题材背个滚瓜烂熟,又有什么用呢?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面对知识若只一味接纳,就算全盘吸收,却不能运用掌握,那也只能是知识的奴隶,而非其主人。
  在瀚如烟海的知识面前,思考有时已是一种奢侈,但越是如此,我们越应积极思考。甲题是否有更简便的解法,乙人物的思想感情应联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考虑等等。不会有人认为你的想法是多余,他们只会惊叹你是一个有头脑的“质疑者”。没有一个发明是靠不断读前人所着的书却从不考虑、质疑,实践中产生的。学而思,思而学,人类文明因此得以前进。只要你勤于思考,勇于质疑,谁又说得准下一个打开新天地的人会不会是你呢?
  相信你听过一种奇怪的虫子,叫列队毛毛虫,顾名思义,这种毛毛虫喜欢列出队伍行走。最前面的一只负责方向,后面的只管跟从。可想而知,诱使领头毛毛虫围绕一个花盆绕圈,其它的毛毛虫跟着它不断爬行,直到饿晕而跌下花盆。它们的周而复始只因盲目跟从,失去了自己的判断。大家可能对其习性报以不屑一笑,但请当心,不要忘了:每天我们接触的书本、报纸,大众媒体,都是经过了过滤与反刍的知识和信息;关于世界上的大多数事情,对其的观点都并非独立的,这些都宛如那只领队的毛毛虫,如果我们在学习中放弃了独立思考,想书本所想,云他人所云,那我们与盲从的毛毛虫又有何异呢?课堂上附着学霸回答的答案,课下忽忽在书上写下别人的选择题选项,练笔时第一反应是去翻看作文书,别再让我们不知不觉中成为可笑的毛毛虫了!
  培根说过:思索,持续不断地思索,就能迎来一线晨曦,见到万象光明。只要我们乐于思考,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一轮自己的太阳!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