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3
2018-11-23
2018-11-23
2018-11-23
2018-11-23
探索追求 求实创新
2013年05月22日
题记:有一种享受叫追求,有一种追求叫奋斗,有一种奋斗叫幸福。
在办学时间,学生进口质量等基础方面远远不及老牌名校,有许多先天不足的睿升学校,从校长到教职工都有一种奋斗、追求的可贵精神,在各级领导和兄弟学校的支持下,七年七大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计1500余人。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好评如潮。被誉为湖北省民办教育的一朵奇葩。
现将2009年高考及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情况记于此。
高考篇
如果说2008届是我校高考创造历史成绩的最好一年,那么今年则是超越历史,再创记录的一年,可谓“今年花胜去年红”。
一、主要成绩
(一)往届大幅提升
文理一本共上线158人,比入校一本上线8人提升了150人,文理二本共上线443人,比入校二本上线114人提升了329人。
(二)应往协调发展
在大多数学生中考位置值偏低的情况下,应届文理一本共上线13人,二本共上线27人,理科600分以上2人,其中张洁同学以648分位居东西湖区榜首。
(三)立交工程成效初显
我校的办学宗旨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办学目标是:构建立交桥工程,让一流的学生成为尖子,让中等的学生成为一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提高。特别是对那些不能上文理科大学的学生,使他们通过体育、艺术、留学等立交桥考上相应的大学,2009届共有十余人考上大学的体育专业,有9人考上大学的艺术专业,还有多名学生被国外大学录取。
成绩的取得,既是睿升全新办学理念,全新管理模式结下的硕果,也是全体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研究,科学备考的必然产物。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规划管理,提高备考的前瞻性。
第一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是高考复习的重头戏,为了扎实有效地搞好第一、二轮复习,高三年级组工作积极主动,牢固树立前瞻意识,复习备考的指导和组织工作起步早。一是下达了2009届高考的奋斗目标,强化了责任意识。二是对第一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强调了“四个研究”,即认真研究信息,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认真研究“两课”(专题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提高课堂复习效率;认真研究试题,提高训练质量;认真研究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从而使复习备考驶入了科学、高效、有序的轨道。
(二)加强教学研究,提高备考的科学性。
1.落实双基,培养能力,高考不论怎么改,“双基”是不变的,因此落实“双基”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高考备考落实双基要体现“基础性、全面性、熟练性”。“基础性”强调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全面性”强调对高中知识点要进行全面复习。“熟练性”强调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要熟练掌握和运用。
2.优化课堂,力促高效。高三复习备考的主阵地在课堂,备考的质量在课堂。为了促进教师自觉地用新理念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我们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要“三变”、“二让”、“三满意”。“三变”就是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举;“二让”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三满意”就是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我们的课堂倡导的是,让学生多观察,让学生多思考,让学生多表述,让学生多动手,让学生多讨论。
3.抓好分析,制定对策。对大型考试,如九月考、十月考、二月考、四月考、五月考等,考完后要进行班级分析,备课组分析,认真分析各班、各学科学生学习情况,客观上整体把握,微观上分析到每个学生。分层分类指导,细抓三个临界:①整体(全级、全班)临界线状况的分析,包括重点线,本科线的临界线人数,原因分析,并研讨和及时采取对策。②学科临界状况的分析。几门学科中相对临界、薄弱学科,具体学科中的临界专题、薄弱专题与临界考点。③个体考生临界状况的分析。抓临界,是动态性的。细抓临界,必须具体到位。每次阶段性大考后,及时反馈分析,商讨下一步对策,逐个消除临界点,达成预期目标,这是备考后期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叶圣陶说:教育不是工业,是农业。不能统一为一个标准件,而是要一株一株地培植。备考过程就是不断消除目标差的过程。高三备考,抓临界,就是消除目标差。
4.狠抓集备,增强协作。集体备课能充分挖掘现有师资的潜力,充分发挥团体优势,集体备课要做到“五统一”,即备课时间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难点统一,阶段性测试统一。我们大力倡导组内合作,强力推行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制。一方面,我们牢牢抓住集体备课这一环节,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与教师个人的刻苦钻研有机地结合,通过示范课、研讨课、组内互听课等形式,引导高三教师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5.抓好习惯,适度训练。认真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纠错等每个细小的环节上都要抓习惯,各种练习、作业要适度,要在“精”字上做好文章,注意给足学生自我整理、自我思考的时间。在高考备考中,我们要求老师克服一个“泛”字,而追求一个“精”字,给学生“精”料。“精”是复习教学的核心,要精讲、精练、精评。精讲体现高效率,精练体现高精度,精评体现高浓度。讲要讲到实处,切中要害,入木三分;练要做到让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评要评到指点迷津,拨开云雾。有了“精”学生负担方能“轻”;有了“精”,教学质量才能不断地“新”。
(三)加强因材施教,提高备考的针对性。
因材施教,分类推进。抓高三,既要看到树木,也要看到森林。
1.突出尖子生,创品牌。品牌对一个企业很重要,对一个学校而言也很重要。我们让高三年级每个教师要有品牌意识,有培养高考尖子的能力。年级组充分发挥班级的积极性,又加强协调,组织人力和物力,做到抓早、抓实尖子生学生的培养工作。我们的方法是:明确对象,做到每位老师的心中有人:明确责任,采取人盯人的办法;明确策略,将大面积、长时间培优,代之以个别的有针对性的辅导,尤其是对尖子生薄弱学科的辅导,努力为尖子生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针对“吃不饱”的情况,适当开小灶;加强心理训练,尖子生学生往往不只是知识的竞争,还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因此,培养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与乐观、进取的心态十分重要。除了安排一些有目的的抗挫折训练外,我们还邀请心理辅导教师对尖子生定期开展心理辅导,收效显着。
2.优化中等,保重点。目前,重点率仍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重点率是学校
的生命线。因此,我们一手抓名校,抓尖子,另一手抓重点率。我们在确保重点率方面采取的策略是不断优化中等生,通过不断发现新的差生,不断优化新的差生,从而扩大优生面。使整体得到提高。
3.转化后进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我们不变的追求。我们在转差方面的做法是:一是抓非智力因素,排除干扰;二是讲实效,不走过场,不搞形式,不搞阵地战,讲究科学。给后进生补差的时间,把时间交给他们;给后进生雪中送炭,把他们最需要的东西交给他们;给后进生以支柱,把信心交给他们。在措施上,科学安排,不搞简单化,不一轰而上,真正是投其所好,给其所需。引导学生强科更强,弱科提升,克服偏科现象,有特色地均衡发展。
课改篇
因李校长与华师一附中同仁于1995年就在全国率先实行素质学分制,对新课改的精神甚至许多具体作法都早有体会。所以睿升学校十分重视课改工作,认为这是学校发展提升的极好机遇。
面对新课改我们积极实施,审慎操作,循序渐进,平稳推进,至今已完成以下工作。
1、制定课改方案,加强组织领导。
根据教育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要求,立足学校实际,制定《学校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建立:①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②课程管理开发和学分认定工作小组、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④校本研训工作小组等四个组织机构;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密切配合,形成统一高效的工作运作机制。
2、安排教师学习,落实岗前培训。
执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统筹安排新高一任课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监控培训流程,确保培训质量。
3、加强制度(方案)建设,建构运行机制。
在学习借鉴和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制定以下8项工作制度(方案):
①课程改革实施方案,②课程管理方案,③选修Ⅱ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④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⑤新课程学生指导手册,⑥学分认定及其管理办法,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⑧集体备课制度。
4、贯彻课程方案,严格学分管理。
遵照省教育厅《课程设置方案》(鄂教基[2009]10号)全面把握课程内容,开齐必修、开设选修课程;切实保证开齐开足包括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等在内的必修、选修IA。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评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批,我校《构建普通高中学生全面多元发展立交桥通道》已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因此在保证开设好必修模块的同时,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我们通过样本引导,规范操作,已编制了十五门校本课程标准,切实满足学生对课程多样性、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努力办出学校特色。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多元发展。
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多方面功能,不断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设计了模块修习过程评价表,全面反映学生成长历程。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激励机制,促进学生的发展。
6、实行导师、助理导师制度、指导个体发展。
在学校实行“学生成长导师制”,既要负责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对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数量进行选择,又要帮助学生设计在校三年乃至终身的成长发展规划,充分体现学校“学习三年,受益终生”的办学理念。
7、改善办学条件,保证经费投入。
根据新课程的需要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建设和校本教材的开发。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成绩已过去,希望待来年。我们将以更大的勇气,以务实的态度,以吃苦的精神面对2010高考工作和方兴未艾的高中课程改革,让来年更美好。
2009年9月18日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生态园马池路6号
微信公众号:武汉睿升学校
快捷导航
关注我们

睿升公众号

睿升高一微信号

睿升高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