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兵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018年11月23日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的常规工作。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在班级管理中,如果仅凭班主任一个人去管理几十个人的班级,不仅精力有限,而且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班级管理中,不能只靠班主任自己单干,更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作用,使每个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成为管理的主体,在班主任有计划、有目的地引领、指导和督促下,让学生在自主管理的实践中,使他们逐步形成自主管理班级的意识和行为,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一、培养学生班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承认学生才是班级的主体。要让学生意识到我是班级的一员,我有责任我有义务为班级管理出人出力,最终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局面。我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分设许多小组长,如关灯小组长;卫生小组长;纪律小组长;学习小组长等,把全班同学都纳入班级管理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在班级日常事务中,清洁卫生有人管,班级内务有人管,学习纪律有人抓,各项活动有人组织,秩序有人维持。真正做到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使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学会了换位思考,参与意识被唤醒,并在管理的各项活动中得到了强化,牢固树立了“班级是我家,管好靠大家”的观念,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选好、用好班干部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级管理的骨干,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选好、用好班干部,建立一支有较强自我约束力和具有示范作用的班干部队伍,作为团结和教育全体学生的核心力量,并依靠这支力量形成正确的舆论,去影响、调动其他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在选好班干部上我采取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在班干部的选配上我都会采取学生自荐报名的方式,从中挑选一些在一起的学校或班级长期担任班干部工作,有一定的班级工作经验的同学组成临时班委会负责班级的日常工作,期限为一个月。并要求全体同学在支持和配合的班委会工作的同时,要对班委会的工作进行监督,以便在正式的选举中选出自己心目中合格的班干部。学生经过一个月的相互交往,彼此之间了解也进一步加深,为了加强班委会的工作效率,按照“优者上 、庸者下 、劣者汰”的原则在班委会的正式选举中,采取由全体学生投票选举产生新的班委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班主任要随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对于工作不得法的班干部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班级管理水平。
 
  三、要制定公平公正的奖惩机制,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想让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平公正的奖惩机制。这既可以从整体上造势又可以对那些极少数不服从管理、纪律性差的学生以警示。在制定奖惩机制时,可以让班委会牵头,全班同学参与,每个人签字,班主任指导,按照民主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进行。对那些守纪律,管理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作为后备班干部培养;对那些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班干部在评优评先时优先考虑;对那些不服从管理、纪律性差的同学则可让他们在班会上作检讨、背课文、罚劳动等方式进行。当然对那些不认真履职的班干部也要按照奖惩机制来进行,一直要做到公平公正,只有这样制度才有可行性和信服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还要注意充分发扬民主,对于班级的每一件事情,每个学生都有发言权,班上的事务由同学们民主决定。班级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都是在广泛征求学生的意见,由班委会讨论制订后,再由全体学生讨论、质疑、修定,对于有争议的地方则由全体学生表决,获半数以上方能通过。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复杂过程,班主任在狠抓班级管理时还要因班而异、因人而异,多渠道多途径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管理能力,也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让班主任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教研中去。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