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杨永年 阅读诗歌 比较鉴赏
浏览量
近年来,高考考查诗歌比较鉴赏,日渐成为趋势。诗歌比较鉴赏有显性和隐性两种题型,所谓“显性比较鉴赏”是卷面上出现两首课外诗歌,通过对照阅读,比较鉴赏,依题作答;所谓“隐形比较鉴赏”是卷面上只有一首课外诗歌,将这首诗歌与课内有关联的诗歌(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篇目)比较鉴赏,依题作答。
这种命题取向有一定的理由:
1、比较鉴赏选材方便,容量较大,可命题的点较多,利于操作;
2、能有效避免猜题,押题,避免与陈提“撞车”
3、将课外文本与课内有关联的文本进行比较,表现了命题者重视 考查考生课内知识的积累和知识迁移能力。
4、所选诗歌或同一作者,不同题材;或同一题目,不同作者;或同一题目,不同题材等等。设题方式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折同,除了考查考生的鉴赏能力外,还考查考生的思辩能力。
一、显性比较鉴赏
1、(2007年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华清宫 过华清宫
吴融 李约
四郊飞雪暗云端, 君王游乐万机轻,
唯此宫中落旋干。 一曲霓裳四海兵。
绿树碧檐相掩映, 玉辇升天人已尽,
无人知道外边寒 。 故宫唯有树长生。
(2)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异中求同)
(3)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2010年湖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鹊桥仙。七夕
范成大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
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3)对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范词说“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而秦观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请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4)范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表现方法,请举出两例并结合作品赏析(4分)
3.(2011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城 望湖楼晚景
(刘敞) (苏轼)
雨映寒空半有无, 横风吹雨入楼斜,
重楼闲上倚城隅。 壮观应须好句夸。
浅深山色高低树, 雨过潮平江海碧,
一片江南水墨图。 电光时掣紫金蛇。
(5)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2分)
(6)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他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2分)
(7)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4分)
4.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着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8)《白梅》诗中“不与桃李混芳尘。”中“混”是混同的意思,此句说白梅具有什么品格?《墨梅》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借此表现了怎样的志趣?请简要赏析。
(9)简要分析两诗的艺术手法的相同之处,(异中求同)
二,隐性比较鉴赏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2题(11)
酒楼秋望
(南宋·华岳)
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
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
(1)、这首诗的颔连写景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2)、与《过零丁洋》尾联相比,本诗尾联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3-4题
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
辛弃疾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熔金。
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
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注】①此词作于《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之后。②浦:河流入江海之处。③则甚:做什么。
(3)、这首诗的上阕描写了哪些景色?有何作用?
(4)、作者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说“休说鲈鱼堪脍”,在此为何说“别浦鱼肥堪脍”?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5-6题
州宅堂前荷花
范成大
凌波仙子静中芳, 也带酣红学醉妆。
有意十分开晓露, 无情一饷敛斜阳。
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
想得石湖花正好,接天云锦画船凉。
注:范成大(1126-1193),今苏州人,晚年退居家乡石湖。此诗为范成大外任地方官时所作。
(5)本诗颔联描写精妙,请试作分析(6分)
(6)同是写荷花,本诗与周敦颐的《爱莲说》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结合诗歌后两联简要分析(5分)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7)与《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8)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
上一篇:
杨兴涛 问题引领式
张海霞 主谓一致解题微技巧探究
下一篇: